相约乡读

相约乡读·楚天数字书院|这场亲子读书会,让《论语》智慧在陪伴中“活”了起来

 2025-09-28
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当稚嫩的诵读声与温柔的附和声在恩施书房国学分馆交织响起,一场穿越2500年的亲子文化之约落下了帷幕。9月27日,「寻迹至圣先师,品读论语智慧」中小学生读书会如期举行,20多相约乡读·楚天数字书院恩施分院的亲子家庭在故事、共读与协作手作中,既读懂了经典,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。

听故事:亲子共遇鲜活的孔子

活动伊始,动画短片里的春秋场景瞬间抓住了孩子们与家长的目光。没有晦涩的史料堆砌,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起了孔子的故事:“小时候的孔子为了读书,把编联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好几次,这就是‘韦编三绝’的由来”“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,虽然遇到很多困难,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”。

讲到“有教无类”“因材施教”的理念时,老师结合“同学不管来自哪里都能一起学习”“老师会根据大家的特点教知识”的日常场景举例,孩子们频频点头,家长们也若有所思。席间不时有孩子转头向家长提问:“妈妈,我们现在的学校是不是也像孔子讲学那样呀?”家长笑着轻声回应,这一刻,“孔子”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,更成了亲子间交流的温暖话题。

读论语:经典里的亲子共鸣
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——”伴随着整齐的拍手节奏,同学们共读的朗朗书声在书房里回荡。本次读书会精选3句最适合中小学生的《论语》名句,老师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拆解深意:“‘学而时习之’不是枯燥的复习,就像和爸爸妈妈一起巩固新知识,是不是很开心?”“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’就是说,爸爸妈妈做饭香、同学字写得好,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”。

做竹简:协作中读懂“传承”

最让孩子们投入的当属竹简手作环节。看着桌上的竹片、棉绳,孩子们跃跃欲试,家长们则耐心一旁辅助。“宝贝,竹片要对齐才能串得整齐”“棉绳绕两圈再打结会更牢固”,家长们手把手教技巧,孩子们认真模仿操作,有的家庭分工明确,一人扶竹片一人穿绳,有的则一起研究怎么把字写得更端正。

当竹简作品完成时,亲子俩纷纷举起来合影,孩子们脸上满是成就感,家长们也笑着帮孩子整理作品。“原来古代人读书这么不容易,和孩子一起做竹简,好像更懂‘坚持’的意思了”一位家长感慨道,协作的汗水里,不仅收获了成品,更藏了亲子间的默契与成长。

两个小时的活动转瞬即逝,孩子们带着专属竹简作品离开,家长们则揣着与孩子共赴经典的温暖记忆。这场读书会没有生硬的灌输,却让《论语》智慧以亲子共学的方式,走进了每个家庭的心里。

未来,恩施书房国学分馆还将带来更多精彩的传统文化亲子活动,期待与更多家庭一起在经典中寻根,在陪伴中传承~


附件: